2015年湖滨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2月5日在湖滨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湖滨区人民政府区长 亢哲楠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人民政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美丽湖滨建设目标,坚持转型发展、提高质量效益,坚持三大战略、深化为民工程,坚持围绕城市搞服务、服务城市谋发展,牢牢把握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培优育强、改革创新四个关键,切实强化抓基层夯基础、抓培训强技能、抓人才提素质、抓纪律转作风和抓服务优环境五大保障,较好地完成了区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巩固了稳的基础、保持了进的态势、实现了新的突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74.8亿元,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3.7亿元,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9.1亿元,增长13.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6亿元,增长2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8.5亿元,增长14.1%,增速居全市第一;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1亿元,增长18%,增速居全市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0%。
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发展动力持续增强
全年签约落地项目92个,总投资110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19个,投资50亿元的三门峡万达广场、投资10亿元的温州国际商贸城、投资8.5亿元的金三角汽贸园等一批规模大、质量高、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先后签约。尤其是经过两年多的持续跟进、洽谈磋商,于2014年12月和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万达广场项目合作协议,开创了招商引资新记录。该项目建成后,将对提升我区和三门峡市乃至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合作区域的现代服务业档次、助推大商贸建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全年共实施投资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48个,实际完成投资79.2亿元,占年计划的109.1%。列入市四大一高重点项目12个,实际完成投资61.2亿元,占年计划的115%。《精选招商引资项目库》新入库项目108个,总量达200个,更新率为54%。
(二)坚持产业优化升级,发展质量逐步提升
服务业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以中部湖滨特色商业区、东部专业市场群、西部会展经济、南部健康养老和观光体验产业、北部黄河风情文化旅游综合体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规划加快实施。全年实施重点三产项目19个,嘉亿城市广场、华创国际广场等项目进展迅速。国美电器、横店影视城等一批名企名店入驻运营,核心商圈辐射带动作用凸显;义乌国际商贸城、金三角建材物流港、三门峡汽车城等运行良好,万石物流、万邦一线国际等稳步推进,专业市场群规模不断壮大;太平保险、国都证券、方正证券正式营业,三门峡电子商务创业楼宇落户区职教中心,阿里巴巴三门峡产业带上线企业达到40家,金融保险、信息咨询、家政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投资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78.6%,对财政的贡献率超过70%。
都市工业步伐不断加快。机械电子、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规模扩张、效益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7家,实现利润5.6亿元、增长15.6%;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位居全省各县(市、区)首位,总数达到9家,位居全市第一;专利授权38件,其中发明专利35件,位居全市第一;新增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3家,总数达到12家;天一铝业被列入十大助力崤函企业;三味奇食品成长为全市烘焙食品第一品牌;弘奥生物在新三板成功挂牌,三键炭科技、昊博化工设备、中原量仪进入新三板挂牌后备企业。
都市生态农业效益不断提升。放心菜、肉蛋奶、小杂果、沿黄休闲观光等四大特色产业基地初具规模;胜源农牧观光农业年接待省内外游客超过10万人次;天盛农牧年投资达到1.5亿元,建成后有望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生猪繁育基地;全区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1家,规模养殖场达到62家;新建日光温室400余栋,蔬菜面积稳定在1.6万亩;水产养殖面积超过1300亩,总产量超过2000吨;高庙乡大红袍花椒种植超过2万亩;新增土地流转3400余亩,累计流转土地2.7万亩,占全区农用地总面积的四成。帮助1680名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高庙乡穴子仓村被评为全省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示范村。黄龙蔬菜合作社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我区被评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区。
(三)坚持完善平台载体,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城中村改造平稳实施。和平路一期、家王庄韩庄等既有改造项目持续推进,累计建成面积超过180万平方米,一批遗留问题和突出矛盾得到妥善处置和化解,尤其是在和平路一期回迁安置群体性事件的处置过程中,全区上下主动担当、迅速应对、凝心聚力、全力以赴,认真研究制定解决方案,积极稳妥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回迁群众的合法权益,最大程度地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上村及周边片区改造全面启动、进展顺利,目前一期改造搬迁任务已完成八成以上;梁家渠村一组部分地块改造搬迁工作基本结束。大中海商业文化广场全面建成,华创国际广场进入收尾阶段,嘉亿城市广场、宏江中央广场等进展顺利。
湖滨特色商业区建设进展良好。建成区面积达到1.86平方公里,各项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企业退二进三加快实施,七天乐文化产业园、伊顿明德幼教中心等项目顺利推进;商业区内各类企业超过600家,其中规模以上32家,个体经营户超过5300户,辐射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湖滨机电制造业园区升级工作扎实推进。投资1.05亿元的6大类、18项基础设施工程有16项完工,交口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会兴片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园区入驻各类企业85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7家,工业增加值完成1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完成53亿元,增长15.9%。实施腾笼换鸟企业2家,空置厂房再利用1.1万平方米,企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赵家后水库除险加固、王官引黄提水二期等水利项目全面完工;解决1.9万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投资5300余万元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完成80%;新修建县乡公路15公里、田间道路41公里,道路普修120公里;完成植树造林3.1万亩。
(四)坚持深化为民工程,发展成果更加惠民
全年民生投入达到5.7亿元,较上年增长20.2%,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0%。总投资超亿元的教师进修学校(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新建工程建成投入使用,成为我区历史上单体投入最大的民生项目;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创建工作扎实推进,改造学校13所、新增建筑面积万余平方米,公开招录教师30名;妇幼保健院、3个乡级卫生院、1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全面建成,区医院与市中心医院合作办院基本完成,新农合大病保险全面实施;春节期间为高龄老人发放慰问金,其中农村80岁以上老人300元,城乡90岁以上老人500元、100岁以上老人1000元,并建立了百岁以上高龄老人津贴制度(每月100元);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4000余万元、重特大疾病和特困救助金480余万元,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47%;新增城镇就业66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全区82个文化资源信息共享服务点全部免费开放,磁钟乡综合文化站、会兴街道文化服务中心荣获国家一级综合文化站称号;成功组织了首届中国(三门峡)黄河大合唱艺术节、沿黄九省(区)第二届大型综合鉴宝活动等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楹联文化和书香湖滨两大文化品牌作用日益显现,湖滨区的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不断提高。
(五)坚持创新社会治理,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
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年活动,进一步落实城区门前三包责任制和农村门前自包责任制,114条背街小巷纳入监管范围,建立完善了城乡环卫队伍;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5个试点村各项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环境面貌明显改善;治理三无小区494个,物防技防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社区办公条件明显改善,涧河街道涧河社区被命名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民主法治建设不断深化,崖底街道崖底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区市级以上民主法治村达到41个;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矛盾化解等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坚决打击非法集资,积极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维护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我区被评为全省信访工作优秀区,涧河街道涧南社区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在全市率先通过验收;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顺利完成。
(六)坚持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得到初步整治,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一批热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承接行政审批项目6项、取消13项、保留45项,具有行政审批性质的管理事项承接23项、取消11项、保留32项;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区为民服务中心建成运行,直接办理和代转代办各类行政审批、服务事项134项;启动并实施公务卡改革,扎实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三公经费支出较上年下降31%,政风行风明显好转。
一年来,我们高度重视各项工作的协调推进,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承办区人大代表建议32件,区政协委员提案83件,市人大代表建议、市政协委员提案共13件,办理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连续三年达到100%。国防动员、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双拥共建、妇女儿童、残疾人、志愿服务等工作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人口计生、统计、审计、史志、老龄、民族宗教、黄河河务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和谐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区民族宗教局被省政府授予河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区司法局被评为全省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期先进集体。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一年,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凝聚着全区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区各单位、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政法干警以及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注、参与湖滨区建设和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冷静审视我区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面临着不少矛盾和问题,政府工作还存在着不足和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企业投资信心减弱,重大项目开工较少、进度不快,投资增长乏力;财政收入渠道不宽,增收困难。二是瓶颈制约没有彻底改善。土地出让、规划设计、环评审批等职能缺失,空间、人才、资金等发展要素保障不足,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压力较大。三是民生问题解决力度仍需持续加大。医疗、教育、就业等民生问题距离群众的实际需求还有一定差距,民生领域改革步伐还需加快。四是政府职能转变和作风建设尚待加强。个别部门和部分公务员对新常态还不适应,对复杂问题研判不足、应对不力,简政放权和机构改革还不到位。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强化措施,认真解决。
二、2015年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美丽湖滨建设深入推进的重要一年。做好2015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虽然发展的潜在风险增多,但我们仍然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尤其是与我区密切相关的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全省三大国家战略规划、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等政策叠加机遇将持续显现,全市四大一高战略强势推进、深入人心。我们必须把握大势、抢抓机遇,在新的起点上谋求更大发展、实现更大突破。
今年区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落实区委整体工作部署,主动适应新常态,坚持转型发展、提高质量效益,坚持三大战略、深化为民工程,坚持围绕城市搞服务、服务城市谋发展,以升级晋位为抓手,大力实施6811计划,突出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湖滨特色商业区和湖滨机电制造业园区建设,奋力开创美丽湖滨建设的新局面。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实际利用外资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
各位代表,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增速换挡的必然性、结构调整的艰巨性、动力转换的长期性,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牢记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不懈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培优育强、环境优化和政策性资金争取工作,用加快发展来解决前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坚持深化为民工程不停步。秉承政府过紧日子,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的理念,突出发展重点,守住民生底线,努力让全区人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
坚持构建和谐社会不松劲。扎实做好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平安建设、信访稳定等工作,确保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
坚持改革创新不畏难。以改革增动力,以创新增活力,打破瓶颈制约,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2015年重点工作
围绕上述目标,着力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扩大投资,夯实发展基础
抓好招商引资。坚定不移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抢抓机遇,做大增量。一是提高招商质量。根据产业转移特点,绘制招商路线图,瞄准国内外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着力引进高成长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增强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全年力争新引进投资5亿元的行业龙头企业不少于2个。二是拓宽招商渠道。坚持全员招商,区领导和各单位一把手亲自上阵、以上率下,持续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组建专业招商队伍,紧盯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产业转移重点区域,开展驻点招商;动员辖区企业牵线搭桥、吸引上下游合作伙伴,形成以外引外的示范效应;利用好国际黄河文化旅游节、特博会等平台,推介宣传湖滨,进一步强化节会招商效果。三是严格考核奖惩。健全跟踪督查机制和考评考核机制,不折不扣地兑现奖惩政策,奖优罚劣,加压驱动,营造齐抓共管、全民招商的工作氛围。四是扩大开放领域。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积极探索利用PPP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发挥好财政投入的杠杆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教育、医疗、卫生、养老、基础设施等建设,建立健全开放、多元、灵活的社会投资机制。
强化项目带动。坚定不移地把项目建设作为有力抓手,努力在项目质量、效益上有新突破。一是注重项目谋划。围绕国家政策和全市产业规划,立足我区实际,找准承载点和结合点,重点围绕现代服务业、都市工业、生态农业以及民生工程包装、储备项目,力争使更多的经济社会发展事项进入全市乃至全省大盘子。二是强化协调推动。新建项目抓开工,扎实做好三门峡万达广场、温州国际商贸城、金三角汽贸园等新开工项目前期协调服务工作,确保上半年有一批大块头项目开工建设。重点做好三门峡万达广场项目的服务保障工作,力争年初开工、年底前初具规模。续建项目抓推进,协调解决好家王庄改造、义乌国际商贸城二期等续建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尽快形成施工和投资热潮。前期项目抓运作,加大对居然之家、银阳新能源、康养南山等21个前期项目的协调运作力度,力争早日落地。三是创新管理机制。坚持好四个一责任制,落实好两个责任主体,强化一对一驻点服务,切实解决好项目建设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效果。同时,坚持每半年一次项目集中观摩活动,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严格项目督查,确保项目扎实推进。
完善平台载体。一是积极稳妥推进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坚持统一规划,连片开发,提升功能,完善设施的原则,稳步推进改造工作。继续抓好和平路一期、家王庄韩庄等既有项目改造的后续工作;重点抓好上村片区改造,按时完成一期土地征收工作,适时启动安置小区建设;稳步推进公园玖号周边等拟改造项目的前期工作。二是加快湖滨特色商业区建设。瞄准国内外名品名店,重点做好嘉亿城市广场、华创国际广场等项目的招商工作,推动丹尼斯、必胜客等知名企业尽快入驻,促进龙街集聚品牌、满铺开业;制定出台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等相关奖励扶持政策,把湖滨特色商业区打造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孵化园和示范区。三是促进湖滨机电制造业园区升级。全面推进会兴片区主干道路、电网改造、给排水及通讯架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园区事务管理中心平台,努力实现园区生产生活一体化;新增通车里程9.5公里,新增给排水管网3公里;力争入园企业超90家。四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确保上半年完工;完成东方红水库灌区渠道维修养护等工程,积极争取国家五小水利工程投资;进一步完善农村六网建设;健全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按照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的标准,改善村容村貌,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二)持续产业升级,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着力提速进档,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市场消费需求为目标,全面提升第三产业,尤其是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档次和水平,努力打造发展主引擎。一是壮大专业市场规模。引导金三角建材物流港、义乌国际商贸城、三门峡汽车城等在经营管理上下功夫,带动经济和社会效益双提高;全面推动通和农副产品物流园等项目,进一步丰富专业市场门类,扩大经营规模,增强市场辐射力和带动力。二是激发新兴服务业活力。在城区中部积极发展金融、保险、商务办公、家政服务等行业;在城区西部加快退二进三,大力发展餐饮、住宿、展销等行业,激发会展经济活力;在城区南部加快运作康养南山项目,发展健康养老创业和教育培训产业;在城区东部加快以万石物流为引领的物流业发展,推动物流快递龙头企业在我区设立分公司或分拣中心。推进三门峡电子商务创业楼宇建设,确保年内入驻企业10家以上;继续做好阿里巴巴三门峡产业带上线企业的扩容提质工作,鼓励引导更多企业开展线上经营,促进电子商务业发展。三是挖掘旅游业发展潜力。充分利用天鹅之城、美丽湖滨的城市名片,以发展主城区旅游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乡村休闲观光旅游,区财政预算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高标准农家乐建设;抓好王官水禽栖息地恢复工程观赏体验、天鹅岛观光农业等项目的推进实施;办好民俗文化庙会、农产品采摘节、三门峡大坝排沙观赏节等节庆活动;扶持旅游定点商店、优秀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发展;加大特色旅游产品的培育、开发和营销力度,提高湖滨旅游的影响力。
着力提质升级,发展都市工业。以省级产业集聚区为发展标杆,充分发挥中心城区资金、人才、信息、技术等优势,大力培育以装备制造、机械电子等为主的都市工业体系,不断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一是培育主导产业。在对我区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确定12个有基础、有前景、能支撑的主导产业,争取在较短时间内打造出23个亿元级产业集群,形成极具湖滨特色、极具经济效益、极具行业影响力的优势产业。二是加快培优育强。推进工业企业技术革新,选择一批有规模、有实力、有潜力的成长型企业重点扶持,力争亿元以上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均新增3家以上;加快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鼓励企业创新内部管理、创新主打产品、创新商业模式,提高经营水平;加强企业金融服务,积极促进政银企合作,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力争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以上。三是深化科技创新。坚持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产业规模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力争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以上、市级以上研发平台2家以上;新增合作高校、科研院所10家以上,力争做到一企一校(所);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同时,鼓励企业用现代技术和信息手段改造设备、扩大营销,加强实体经济与电子商务的深度融合,加大对中原量仪、三味奇食品等企业的产品包装和品牌推广力度,提升湖滨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着力提效增收,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加快合零为整、变一为二、化一为三步伐,促进农业的特色化、现代化和产业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升农业效益。一是提升产业规模和经营水平。进一步发挥天盛、胜源、美雅等农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富村玉皇台示范园、万荣生态农庄等建设,提高规模农业、高效农业的总量占比;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机遇,做好放心菜、肉蛋奶、小杂果、沿黄休闲观光四大农业基地提档升级文章,提高新品种、新技术普及程度,提升现代化、设施化经营水平。二是加快建立新型经营体系。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引导土地规范有序流转,推进农村资源资产流动化、资本化;鼓励规模经营,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产业化程度。三是培育特色品牌。推进农产品品牌认证和产地认证,以黄龙玉珠蔬菜、孵瑞达鸡蛋、关山花椒、建房葡萄、晁家庄苹果等为依托,促进农超对接,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本土特色、全国驰名的农业品牌,提高湖滨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切实规范学前教育、均衡义务教育、提升高中教育、保障特殊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推进市一小等学校改扩建,实施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工程,加快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使湖滨区所有孩子都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从秋季起对全日制中职在校生全免学费。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动区医院和医妇幼保健院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建设一批群众满意的乡卫生院;加快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社区基本药物制度;全面落实新农合大病保险制度,有效解决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切实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各种社会保险覆盖面,重点做好失地农民、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人员、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工作;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在全市率先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发放标准提高到每月100元;完善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自然增长机制;落实城乡低保、特困救助、大病医疗救助等各类救助制度,增强扶危济困能力。
积极推进就业创业。重点扶持高校毕业生、失地农民、城乡困难人员就业创业,整合职业教育培训资源,依托区职业教育中心,开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1500人以上、创业培训600人以上,新增高技能人才200人以上;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00人以上;新增城镇就业5200人以上,失业人员再就业26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舞台艺术送农民、文化资源共享等工程,开展南山放歌等美丽湖滨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提升区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推进楹联文化建设,深化书香湖滨活动,办好第二届中国(三门峡)黄河大合唱艺术节,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做好精准扶贫。制定并落实建档立卡的贫困村和贫困户帮扶措施,公开扶贫对象、资金安排、项目建设情况,搭建社会参与平台,打好扶贫攻坚战。
(四)加强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安定和谐
加强城市管理。继续深化城市管理年活动,探索建立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规范化运行、信息化支撑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以深化清洁家园行动为抓手,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加强背街小巷、区管道路和城乡结合部管理,推动城市环境持续改善、秩序更加井然;扎实开展爱国卫生工作,积极创建卫生乡村、健康社区,不断探索爱国卫生工作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途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保护好黄河湿地,打造绿色宜居城区。
狠抓安全生产。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隐患源头治理和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坚决遏制安全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控制和薄弱环节监管,确保群众菜篮子、米袋子安全放心。
创新社会治理。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不断提高群众安全感;推行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推动社会矛盾调处由事后处置转向事前预防,落实逐级走访、诉访分离和积案化解制度;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调整优化布局,整合资源配置,加强信息化建设,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鼓励商会、公益慈善、志愿服务等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支持群众在纠纷调处、治安维护、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进行自治。扎实做好社区居委会换届工作。
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做好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优化升级等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调研论证,把握着力点、抓住兴奋点、找准落脚点,争取把一批重大项目、重点工作列入上级规划,提高规划编制的前瞻性、针对性、科学性和操作性。
继续加强国防动员、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扎实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推动慈善、残疾人、妇女儿童、老龄等事业发展;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持续抓好政府系统自身建设,切实增强执行力和社会公信力,始终做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
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举办法制报告,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公务员队伍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建立政府发展咨询机构,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坚持务实高效,推进责任政府建设。认真履职尽责,严格执纪问责,提高行政效率和执行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简政放权,建立政府权力清单、审批目录清单和负面清单,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等职责;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和方式,进一步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完善目标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加强跟踪落实和监督检查,发挥绩效管理的导向和激励约束作用;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公众微信等信息公开平台建设,设立政府新闻发言人,畅通与群众、社会沟通和互动的有效渠道。
坚持勤政廉政,推进廉洁政府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反四风。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严控机构编制,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严格执行预算管理,有序推进公务用车改革,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切实把有限的财力用在解决民生、推动发展上;强化重点领域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扎实开展吃空饷和小金库专项治理,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心齐气顺的干事创业氛围。
各位代表!目标催人奋进,拼搏铸就辉煌。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凝神聚力,同心同德,锐意开拓,务实重干,为建设美丽湖滨做出更加出彩的贡献!
- 上一条:2016年湖滨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 下一条:2014年湖滨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